池州市排水有限公司

0566-2122190

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,激活人才梯队竞争力——维修中心日常维修纪实

       为降本增效,优化内部资源配置,池州排水公司做出重要战略决策:整合分散在各厂站、部门的维修力量,正式成立维修中心。此前,各厂、站维修资源独立运作,存在依赖第三方、应急响应慢等问题。整合后,不仅通过人员共享、统一调度,自行维修约237单次,节约维修费用近17.5万元,更搭建 “实战练兵 + 师徒带教” 培养体系,快速培育出技术专精的维修队伍,既解决了人员技能参差不齐的难题,又为污水厂精细化管理注入核心动力,推动公司运维模式从 “被动抢修” 向 “主动保障” 转变。

【无感服务】紫外灯管更换:低扰生产,一次达标

       在污水净化流程中,紫外消毒作为终端把关环节,通过高能量紫外线破坏细菌和病毒的 DNA/RNA 结构,阻断其繁殖能力,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达标的关键防线。维修团队在例行检查中发现紫外光强度衰减,无法保证消毒效果问题后,立即制定更换方案,选择在清溪厂低负荷运行的时段进行,最大限度减小对生产流程的影响。更换工作开始前,工作负责人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,维修人员严格执行停电、挂牌,并对相邻模块进行物理隔离,确保绝D安全。操作人员佩戴防绝缘手套,小心断开电源连线,用专用工具将已达到寿命的灯管从石英套内平稳取出,防止破损。将新灯管小心装入,确保电极接触良好,所有密封件安装到位,防止漏水。更换工作完成后,维修团队合闸送电,所更换灯管一次点亮成功,无闪烁异常。

image.png

【标本兼治】南湖泵站:根除隐患,精益求精

       在一次常规的设备巡检中,维修班在检查南湖泵站时,发现二号泵因长期承受设备振动和腐蚀性气体侵蚀,出现了严重的变形,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。维修中心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,对检修水泵进行断电、挂牌上锁,从源头上杜绝操作风险。维修工们用起重机挂好绳索,在统一指挥下,数吨重的电机被吊离泵坑附着在泵体上的淤泥、水草被彻底清理。随后,技术人员对水泵进行解体,经过仔细检查,发现了本次检修的核心问题:轴承存在轻微磨损,运行噪音增大;机械密封老化,有渗漏痕迹。磨损的旧轴承被压出,涂抹好润滑脂的新轴承被精准安装到位;老化的机封被全新的高品质机封替换。每一个螺丝的紧固力矩都严格按照标准执。

image.png

【快速排障】干化车间:30 分钟恢复冲洗泵

       干化车间冲洗泵出水压力不足、水流分散,维修班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。面对故障,维修人员顺着出水管路检查,发现连接处无泄漏,压力表显示泵出口压力正常,问题大概率出在末端。 最终,目标聚焦在冲洗喷嘴上。经工程师判断,极有可能是水中杂质或偶然吸入的小颗粒物造成了喷嘴堵塞。维修中心立即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安全程序,使用专用工具小心拆下喷嘴,发现内部果然被一小块硬化污泥块堵塞。维修人员用细针仔细剔除异物,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。 在重新安装喷嘴时,维修人员并未简单装回了事。他们发现安装座的卡箍略有松动,于是使用扳手重新进行了标准化紧固,彻底消除了因振动导致喷嘴松动或脱落的隐患。清理并紧固完成后,维修人员再次确认电路安全,随即启动设备。只见水流瞬间恢复强劲,形成均匀有力的水柱,冲洗效果完美如初。从接到报修到故障排除,全程仅用时不到30分钟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维修中心一体化运营模式运行近一年来,改革成效持续落地:年运维成本较整合前稳定减少近20万元,设备重复采购率降至零;“师徒带教 + 实战考核” 体系目前培育出2名能独立处置复杂故障的技术骨干,人员技能不断提升;污水厂设备完好率达95%以上,真正实现了“降本、提能、保运转”的改革目标。未来,维修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一体化优势,探索“智慧运维 + 数据预警”新模式,通过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台账、拓展跨厂站技术支援机制,持续提升运维精细化水平,既为池州主城区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效保障,更助力公司在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打造 “运维升级” 样板,持续赋能企业发展。